用科学的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
招生代码:3046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升学)-20220823

来源:未知   发表于:2023-06

 

 

幼儿保育专业(升学)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幼儿保育
专业代码: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专业调研,明确主要就业岗位 (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幼儿保育专业职业面向如下所示:
所属专
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
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与体育大类(77) 教育类(7701) 学前教育(8310)
妇幼保健院(所、站)(8433)
保育员(4-10-01-03)
育婴员(4-10-01-02)
托幼园所、早教中心、家政服务公司、社区服务中心、幼儿教育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的保育员、育婴员。
(发展岗位: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幼儿园教师)
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育婴师证书、“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

幼儿保育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对口升学考试纲要规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等专业科目,能考入高一级学校的专业优秀学生;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职业素养,若未考入大学的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拥有一技之长,也能够面向学前教育、妇幼保健院(所、站)等行业的保育员、育婴员等职业群,在幼儿园、托儿所、早教中心、家政服务公司、社区服务中心、幼儿教育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等单位辅助教师、家长、医护人员等负责婴幼儿养育、保健,并协助教师、家长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保育员、育婴员等相关专业岗位工作,具有“四个自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一)素质

1. 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学、修德、明辩、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 培养法制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公民意识,依法办事,待人友善。
4.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热爱劳动,崇尚实践,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 培养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人格健全,乐观向上,珍爱生命,尊重自然。
6. 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俭意识、廉洁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
7.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形成一两项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或爱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生活习惯。
8. 热爱幼儿保育工作,关爱学前儿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

(二)知识

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文史、哲学、礼仪、艺术鉴赏等方面的知识。
2. 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 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
4.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主流网络操作系统、常用办公及工具软件。
5. 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幼儿保育工作的意义。
6. 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7. 了解幼儿园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幼儿教育目标、策略的基本方法。
8. 了解幼儿文学特征和功能,掌握儿童文学的常载体,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
9. 掌握一定的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10. 掌握我国基本舞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1. 掌握绘画、图案、简笔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恰当、熟练运用简笔画,能够选择适宜材料、运用正确的技法开展手工制作。
12. 初步掌握 0~3 岁婴幼儿保育的有关知识,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基本技能。
13. 掌握婴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方法,以及婴幼儿觉急症与突发事件的救助与应急处理。
14. 了解幼儿园班级工作内容及特点,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
15. 掌握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16. 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7. 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掌握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能力

1. 通用职业能力
(1)具备获取前沿技术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6)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2. 专业职业能力
(1)具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具备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及时处理幼儿常见急症与突发事故,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2)具备初步观察与解释幼儿行为所表达的心理需求的能力,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能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3)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的组织实施能力,能与幼儿友好相处、交往、互动与合作,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幼儿教育要素。
(4)掌握育儿语言特点和幼儿教育语言技能,能用普通话准确、清晰、亲切的进行口语表达。
(5)具备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欣赏与评价能力。
(6)具备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弹唱能力,能够正确演奏不同风格、内容的简单器乐作品,具备为幼儿歌曲单独伴奏的能力,以及指导幼儿学唱和表演、排练合唱的能力。
(7)具备辅导幼儿形体训练,指导幼儿舞蹈排练的能力。
(8)具备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学习以及手工作品制作的能力,具有进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能力,能设计制作墙饰,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9)能配合幼儿园老师组织教育、游戏、体育活动,具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将教育合理渗透到幼儿生活各个环节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生活,做好常规管理工作;
(10)具备运用多种方式公平、全面评价幼儿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和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11)能够综合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知识,指导家长设计出科学的育儿方案,发挥家长在儿童教育中合作共同体及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

七、课程设置

本专业开设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技能)必修课,专业(技能)选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中包含军训训练,专业(技能)必修课中包含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两大模块。主要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健康素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参与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真、善、美,实现智能与人格、做事与做人、学业与修养的统一,做德技双修的高素质人才。
公共基础课程描述如下: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 1.知识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理解“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准确涵义。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
3.素质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目标任务:实现社会主义丽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4.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6.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7.安邦定国: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
8.和平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
2.通过理论讲授,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3.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和当今形势。
4. 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相结合方式 进行课程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 1.知识目标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能够进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能够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能够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能够编制模拟创业计划书;能够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能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3.素质目标
    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1.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2.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3.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4.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5.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
2. 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3.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4. 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相结合方式 进行课程评价。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1.知识目标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阐释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能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
3.素质目标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1.时代导航 生涯筑梦
2.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
3.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
4.和谐交往 快乐生活
5.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
6.规划生涯 放飞理想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内容
3.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4.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相结合方式 进行课程评价。
哲学与人生 1.知识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
2.能力目标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素质目标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1.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2. 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
3. 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
4.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2.结合课程内容选取典型案例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把握规律的能力。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4.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相结合方式 进行课程评价。
职业道德与法治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2.能力目标
    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3.素质目标
    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1. 感悟道德力量
2. 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3.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4.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5. 维护宪法尊严
6. 遵循法律规范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
2.选取职业道德与法治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观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丰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4.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相结合方式 进行课程评价。
语文 1.知识目标
    认识和掌握常用语言文字,并明确其特点及基本规律,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能根据真实的语言情境,进行准确的表情达意;识记、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及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基本的沟通技巧,能够自主、熟练地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和生活经验。
2.能力目标
    通过系统、专业地学习,养成自主学习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具备适应学习与生活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交流与文字写作;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3.素质目标
    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素养。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发现美、体验美的能力。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拓展文化视野,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基础模块
1.语感与语言习得
2.中外文学作品选读
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4.古代诗文选读
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
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
7.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8.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职业模块
1.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
2.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
3.微写作
4.科普作品选读
拓展模块
5.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6.古代科技著述选读
7.中外文学作品研读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2.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3.以学生全面、长远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因材施教。
4.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夯实语文基本素养,注重学科实践能力,突出强化职业技能。
5.提高信息素养,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6.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可采用纸笔测试、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小组探究、自我反思等多维立体的评估方式,建立准确、客观、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
数学 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等相关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
2.能力目标
    具备一定的在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3.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基础模块
1.基础知识:集合、不等式
2.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3.直线与圆的方程、简单几何体
4.概率与初步统计
拓展模块
1.充要条件
2.感触计算和数列
3.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复数
4.排列组合、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上。
2.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体现职教特色,加强数学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专业课程和职业应用的联系,注重选择和设计与行业企业相关联的教学情境。
4.充分利用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及教学软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5.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英语 1.知识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理解在表达方式和逻辑论证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
    具备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日常英语沟通的能力,具备在职业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的能力,具备客观对待中西不同观点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具备英语的自评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
    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模块
1.自我与他人
2.学习与生活
3.社会交往
4.社会服务
5.历史与文化
6.科学与技术
7.自然与环境
8.可持续发展
职业模块
1.求职应聘
2.职场礼仪
3.职场服务
4.设备操作
5.技术应用
6.职场安全
7.危机应对
8.职业规划
拓展模块
1.自我发展
2.技术创新
3.环境保护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 学生的发展。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重视实践应用。
5.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深度融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6.实施老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构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 1.知识目标
    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具备利用数字化学习系统、资源、工具等,开展自主探究、知识分享、协作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提高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基础模块
1.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2.网络应用
3.图文编辑
4.数据处理
5.程序设计入门
6.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7.信息安全基础
8.人工智能初步
拓展模块
9.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
10.小型网络系统搭建
1.贯彻立德树人的宗旨,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2.以实践项目为引领、典型任务为驱动,立足岗位需求,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信息能力。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注意实践技能训练。
4.创设数字化学习情境,强化自评学习与创新能力。
5.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介相结合的方式。
历史 1.知识目标
    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知道特定史事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联系;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能力目标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能够尝试搜集、整理、运用可信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能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在认识现实社会或职业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评判和评价。
3.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基础模块
1.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2.世界历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拓展模块
自主开发模块(如“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
“历史上的著名工匠”等)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创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评学习。
3.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5.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介相结合的方式。
艺术 1.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能力目标
    能结合艺术情境,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能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认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能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3.素质目标
    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基础模块
音乐鉴赏与实践
美术鉴赏与实践
 
拓展模块
歌唱
演奏
舞蹈
设计
中国书画
中国传统工艺
戏剧
影视
其他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2.深入分析艺术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调和衔接融合。
3.遵循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4.积极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5.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灵活、合理地选择观察、询问、作业、学习档案袋、创作、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评价。
 
体育与健康 1.知识目标
    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提高体能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熟知所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理论知识和比赛规则。了解个人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性疾病的知识,学会处理常见运动损伤的方法,掌握预防常见职业性疾病的知识,了解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能力目标
    具备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的能力,能准确确定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效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能;具备运用所学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动作,按照运动规范和比赛规则参与体育活动和比赛的能力;具备分析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及欣赏体育运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
    树立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备勇敢顽强、坚忍不拔、超越自我、严谨细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具有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良好心态;具有平等融合、宽容对待、善于沟通、珍惜友谊的意识和良好人际关系。
基础模块
1.体能:包括一般体能、专项体能、职业体能。
2.健康教育
 
拓展模块
1.运动技能系列: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类运动、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政教育融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2.通过从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身体煅炼,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良好
的锻炼习惯;组织各式各样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及体育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理论水平;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利用教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3.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状况、运动参与、练习态度及
团队协作情况,占 40%;终结性评价,技能测试占 60%。
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 1.知识目标
   熟悉并掌握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要领、标准;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熟悉学院规章制度及专业学习要求。
2.能力目标
   具备一定的个人军事基础能力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3.素质目标
   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观念;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集中训练
1.国防法规
2.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光荣传统
3.共同命令
4.轻武器射击
5.单兵战术
6.战伤救护
7.识图用图
1.知识讲座
2.军事思想
3.军事科技
4.现代国防
5.国际战略环境
6.高技术战争
1.加强训练教学领导,充分利用军民共建,搞好军事训练教学保障。
2.重视训练教学改革,广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倡由浅入深,启发式、诱导式、示范式的教学形式。
3.严格按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施教。
4.建立训练教学安全保障制度,严防训练事故的发生。
5.学生军事训练成绩根据提问、笔试和观察学生的训练状况,以及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的意见来综合评定学生军训成绩,并记入本人学籍档案,作为报考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
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 1.知识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知道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素,认识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掌握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基本技能;领会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
2.能力目标
    具有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基本职业素养;能观察、评价他人劳动成果质量。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训练创造性的劳动思维.
3.素质目标
    树立崇尚劳动价值观;养成踏实肯干、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 具备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1.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绿色环保意识;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
2.劳动实践
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生产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1.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
2.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加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通;
3.邀请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进课堂,讲授劳动故事,传递劳动精神;
4.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通过理论讲授+实操训练的方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6.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包括参与意识、完成任务情况、团队协作情况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与发展历程,理解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景物和民俗、饮食和特产、经济和城市发展、杰出历史人物等内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典;理解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认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2.能力目标
    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人物思想等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备自主分析历史和现实的文化现象的能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自觉遵守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备自觉地理解、感悟和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素质,涵养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下卓尔不凡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正确的文化观,优良的人文素质;具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内化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最终能够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
1、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民俗风情;
2、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人物、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中华传统文化在地方产业文化中的应用与发展。
4.孝悌、爱国、仁爱;诚信、友善、敬业;志学、敏悟、慎独;廉正、谦恭、刚毅、笃行。
 
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实行讲授结合、理实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观摩讨论、任务教学、现场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
3、结合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4、采取学习过程考核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果评价、章节测验、项目考核和期末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职业素养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企业文化、健康心理、职业生涯,美好环境等六方面知识内容有比较系统的、基本的认知.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的社交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3.素质目标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使学生成为“德技双优”的新时代高素质从业者和创业者,以适应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要,胜任企事业的工作。
1.职业价值观
2.职场道德
3.职场礼仪
4.职场沟通
5.职场协作
6.时间管理
7.情绪管理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核心价值观和核心能力的培养,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2. 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理实一体。
3.尽量选用适合技工教育的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和学材。教材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前瞻性,有利于自学和自我体验、自我测试:
4.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物理 1.知识目标
    了解物质结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用其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物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运用。了解物理与科技进步及现代工程技术的紧密联系,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我国传统技术及当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2.能力目标
    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用恰当的模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能对常见的物理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能运用科学证据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能对记录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初步具有工程思维和技术能力,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技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具有规范操作、主动探索的意识和意愿,具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及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知识领悟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探究设计的意识。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品质。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耐心倾听他人意见。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初步行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形成节能意识、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基础模块
1.运动和力
2.功和能
3.热现象及能量守恒4.直流电及其应用
5.电与磁及其应用
6.光现象及其应用
 
拓展模块
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控物理及应用简介、物理与社会、环境、物理与现代科技
1.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独特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采用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 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感悟物理知识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的突出作用,体验我国在科技、国防、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3. 高度重视学生实验教学,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教学活动安排到实地现场,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要做好现场教学的设计安排,组织好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撰写报告。
4.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信息,拓展对物理知识的应用。
化学 1.知识目标
    能依据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辨识;能从微观结构探析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性质的差异、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理解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理解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知道化学变化通常伴有能量变化;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建立化学平衡思想;掌握观察化学反应现象的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
2.能力目标
    能使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微观层面理解宏观现象并解释其原因;能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能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反应现象;能分析化学反应现象,认识反应的特征、规律和本质;能运用化学变化及其规律解决物质鉴别和分类等问题。
3.素质目标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具有质疑与批判精神,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能主动关注、客观分析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能正确认识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关系,形成节约、环保、安全的行动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基础模块
1.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2.化学反应及其规律
3.溶液与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4.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5.简单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6.常见生物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拓展模块
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
1.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化学课程实施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根据教学目标,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4.注重信息化资源的选取和教学设计及组织,通过信息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5.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普通话 1.知识目标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技巧、说话技巧;掌握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话题说话的方法。
2.能力目标
    能结合方言进行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辨正练习;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要求,熟悉应试技巧,针对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读音错误和缺陷进行训练,并了解朗读和说话时应注意的问题;做到正确发音,能使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朗读或演讲。
3.素质目标
    树立使用标准语言的信念,勇于表达,善于表达。了解口语表达的审美性和社会实践性,使学习与训练成为内心的需求和自觉的行为。
1.普通话概说和普通话水平测试
2.普通话基础知识
3.普通话的声母及训练
4.普通话的韵母及韵母难点训练
5.普通话声调及声调难点训练
6.普通话的音变
7.普通话等级测试系统
8.单音节字词辅导
9.多章节词辅导
10.短文朗读辅导
11.命题说话训练
12.模拟测试
1.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2.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上。
3.结合普通话测试大纲规定的内容,“以测促训,以训保测”,以训练方法为突破口,让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自觉行动。
4.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应用文写作 1.知识目标
    理解与礼仪应用、事业单位、行政公文、产品营销、个人求职、新闻宣传等实际情境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种类。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材料搜集方法和写作规律。使学生掌握各类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格式、写作要求和方法技巧,能熟练地写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
2.能力目标
    能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撰写主题明确、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的实用文书。掌握行政公文的格式,能根据具体材料撰写相关的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和函等常用公文。能撰写个人简历、自荐信、求职信和应聘书等职业文书。能设计调查问卷、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能设计产品策划书、广告词等。
3.素质目标
    为今后继续学习相关专业应用文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热爱应用文写作,是人生竞争的一种重要能力,有助于中职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教育。
1.应用文写作概述
2.行政类应用文
3.常用事务文书
4.规章文书
5.职场文书
6.书法文书
7.公关礼仪文书
8.经济文书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行动为导向,强化学生是行动的主体,通过多个有机联系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
2. 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
3. 注重学习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动态。
4.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书法 1.知识目标
    了解书法发展简史;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熟悉各种字体的特点,掌握书法的学习方法以及楷书的书写技法。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达到写出字好辨认、端正、美观、快速、具有一定的艺术美的程度。使学生能在工作时,写出一手规范、工整的字。
3.素质目标
    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对书法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认识, 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涵养有所提升。
1. 书法概述及学习方法
2. 学会识别楷行隶草
篆五种字体
3. 楷书偏旁部首的写

4. 楷书的结构法
5. 草书的欣赏和阿拉
伯数字、美术字的书
写方法
6. 书法作品的欣赏与
创作常识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讲授-练习-指导-总结这样的循环方式进行。
2. 教学中不能只是进行书法练习教学,同时还要进行书法审美提高的教学,使学生的练习和审美提高同时进行。
3.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技能)必修课和专业(技能)选修课两大模块。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接岗位能力要求,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内容融入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描述如下: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钢琴基础 1.知识目标
   了解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与奏法,掌握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599程度的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学习,学会音乐语汇和内涵。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掌握钢琴的弹奏方法和触键技巧,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具备熟练的读谱能力和初级演奏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艺术,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审美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通过学习本国音乐作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其他各国音乐作品,培养尊重各国音乐艺术,了解多元文化,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钢琴基本知识与弹奏入门
 识谱及指法训练
 基本弹奏方法训练
2.钢琴的演奏技巧
 双音
 和弦
 音阶、半音阶
 同音反复
 简单复调
 琶音
 八度、分解八度
3.儿童趣味钢曲和中外名曲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演奏基础及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大纲的基础上为不同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巧训练的同时注重技能的培养。技术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选择应与学生的演奏水平相适应的曲目。
3.课堂上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4.采取过程加结果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出勤、课堂教学内容接受完成程度、学习态度、作业)占成绩的4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成绩的40%。
键盘与儿歌弹唱 1.知识目标
   掌握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将所学的乐理知识、钢琴弹奏知识、唱歌技巧加以整合,形成音乐的整体知识体系。
2.能力目标
   具备熟练的钢琴弹奏与弹唱能力;具备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和良好的音乐感、节奏感及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力;能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的良好职业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和人文艺术修养。
1.幼儿歌曲弹唱中的伴奏技巧
 大调的各级和弦以及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的连接
 为进行曲风格进行编配
 为欢乐歌曲进行编配
 为抒情歌曲进行编配
 为综合性歌曲进行编配
2.幼儿歌曲弹唱中的演唱训练
  幼儿歌曲演唱的要求
3.幼儿歌曲弹唱的综合实践训练
 有柱式和弦伴奏音型弹唱幼儿歌曲
 用分解、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弹唱幼儿歌曲
 即兴编儿童歌曲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教学目的,针对学前儿童的特殊需要及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在选择教材方面,除传统教材练习曲、简易复调、小型乐曲以外,注意选用根据中、外儿歌和幼儿园音乐课常用歌曲写成的简易钢琴曲、儿歌等作为教材。
3.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必须掌握各类技术训练和音乐训练外,还必须重视“配弹”简易伴奏的教学和弹伴奏能力的训练,使之适应培养全面音乐素质的人才需要。
5.采取过程加结果考核方式,幼儿歌曲伴奏能力、演唱技巧、学习态度、练习效果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真实的学业评价。其中平时占成绩的4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成绩的40%。
幼儿舞蹈编排 1.知识目标
   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方法;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不同的舞蹈素材;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掌握幼儿舞蹈创编技法;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2.能力目标
   具备阅读和再现幼儿舞蹈教材的能力;能够按人体基本活动规律和舞蹈的表现规律做动作组合及跳集体舞蹈;能自学、记录和初步创编幼儿舞蹈;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
3.素质目标
   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热爱艺术与生活,为各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幼儿舞蹈的形式、特点及教学方法
2.幼儿舞蹈创编原则与方法
3.幼儿舞蹈基本动作与组合
4.不同年龄、不同形式和特点的幼儿舞蹈
5.确定幼儿舞蹈题材
6.选取幼儿舞蹈音乐
7.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与技巧
1.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
2. 教学采用课上教授与课下完成项目项目结合的方式,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工学”交替。
3.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新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在课堂讲授之外安排一定量的舞蹈剧目创作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舞蹈创排的能力和技巧。
4.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乐理与视唱 1. 知识目标
   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掌握歌曲及器乐曲片断中的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
2. 能力目标
 能够完成不太复杂的乐谱及歌曲的视唱,能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能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断中基本音乐要素;初步具备解释简单音乐基础知识的能力和音乐节奏音准的控制能力。
3. 素质目标
 通过乐理与视唱的学习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提高艺术审美意识,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乐观向上,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1.乐理
 音
 音高
 音值
 节奏、节拍
 装饰音和常用记号
 音程
 和弦
 调的知识
2.视唱
 基本节奏节拍视唱
 特殊节奏、节拍视唱
 调式与调性训练
 歌曲视唱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应要了解本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知识解读能力。视唱示范能力及钢琴弹奏技能。
2.以识谱能力的训练为王线,贯穿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应用中学,在学习中去运用,使学生逐步消化略显枯燥的各个理论知识点。
3.应始终以识谱能力的训练为主线,贯穿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应用中学,在学习中去运用,使学生逐步提高视唱能力。
4.采取平时考核和集中考试相结合。集中考试方式为理论闭卷考试和技能考试,理论闭卷考试考乐理,时间为90分钟;技能考试考视唱,时间为10分钟。成绩评定以平时考核(主要是出勤与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与单元技能测试10%)占总课程总成绩30%,集中考试占总课程总成绩的70%。
幼儿绘画基础 1.知识目标
   了解美术对幼儿成长的意义;理清幼儿美术教育的概念,形成对儿童美术教育价值定位的正确认识;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知识;掌握简笔画的种类;掌握简笔画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
   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能运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理论知识,对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全面、恰当的分析与评价。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明确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动学习,善于钻研,能科学合理地设计与组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1.绘画基础
   简笔画概述
  器物简笔画
  植物简笔画
  景物简笔画
  动物简笔画
  人物简笔画
2.幼儿绘画
  简笔画一般使用
工具
  简笔画色彩实用
知识
  简笔画插图创编
  综合应用
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采取项目课程、项目教材、项目教学、项目实训、项目研究的教学模式,做到立体、形象和直观,做到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2. 推广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知识的拓展去学习了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等较难的内容,并着重推广开放式学习。
3. 变“传统教学场所”为“企业生产一线、学校实训现场、专业教室”三位一体的教学场,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场。通过教、学、做形成职业能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4.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以能否完项目目标为标准,以能力评价为重点,评价内容系统化,其中,平时成绩占 30%,出勤占10%,期末考试占60%。
幼儿教育学 1.知识目标
   熟悉当前基本的幼儿教育目的、目标,教育方针;了解幼儿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掌握幼儿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观念;掌握幼儿教师基本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初步感知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特点制定大中小班的教育计划;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用恰当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结合具体教育学知识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能够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幼儿园教师,幼儿进行评价。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问题分析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精神;形成科学的教师观,儿童观以及教育观;有较强的个人修养以及较高的个性修养。
 
1.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幼儿园教育目标任务与原则
3.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4.教师与幼儿
5.幼儿园课程
6.幼儿园教学活动
7.幼儿园环境
8.游戏活动
9.区域活动
10.日常生活活动
11.幼儿园与小学家庭以及社区的合作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2.在教学中,多侧重将理论知识与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理论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围绕幼儿教育这个核心问题进行学习。
3.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实际把控,对学生进行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拓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幼儿教育意识。
4.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介相结合的方式。建议采用平时成绩(30%)与期末成绩(70%)相结合的方式。
幼儿卫生学 1.知识目标
   理解幼儿卫生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与结构以及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规律;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熟悉幼儿常见病及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了解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掌握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掌握患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和急救术;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2.能力目标
   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能较熟练地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滴眼药、鼻腔药物。 
3.素质目标
   具有初步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意识;能够接受教师职业,喜欢儿童,了解儿童心理,善于与学生沟通,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能够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逐渐形成职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
1.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
2.婴幼儿的营养
  营养基础知识
  婴儿喂养
  幼儿膳食
3.婴幼儿身心保健
  预防常见病
  预防传染病
  常见护理技术和急救术
  婴幼儿心理健康
4.集体儿童保健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衔接,在卫生学的知识传授过程中,也紧紧围绕幼儿教育这一中心展开,案例结合,教学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紧密的联合。
3.运用讲授法、情境模拟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4.采取平时成绩(30%)与期末成绩(70%)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
幼儿心理学 1.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揭示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原因,了解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不同环境下幼儿心理发展状况。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幼儿心理学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理论解释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用幼儿心理学的具体知识对幼儿心理现象加以分析说明;能够根据所学理论提出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措施。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幼儿,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和专业思想,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幼儿心理学概述
2.幼儿心理年龄特征概述
3.幼儿的注意
4.幼儿的感知觉
5.幼儿的记忆
6.幼儿的想象
7.幼儿的思维
8.幼儿的言语
9.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10.幼儿的个性
11.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2.幼儿的活动心理
1.坚持教学立德树人,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幼儿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中,注重将幼儿教育学科的多门知识进行整合。
2.注意联系实际与具体案例,在教学中注重探究式的学习,发现式学习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掌握。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4.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介相结合的方式,即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7:3的比例综合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幼儿园保育 1.知识目标
   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了解幼儿园生活制度和幼儿卫生保健常规;了解幼儿膳食原则和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了解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制度;掌握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能力目标
   懂得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学会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卫生指导和管理的方法;能对幼儿身体发育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和指导;能对幼儿常见疾病进行判断,并具备基本的预防和护理能力;能对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进行安全评估,并学会幼儿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
3.素养目标
   有良好的师德品质和对幼儿的关爱与耐心;健康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家园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1.幼儿身体发育特点以及卫生保障
2.幼儿生长发育以及健康评价
3.幼儿一日生活环节管理与指导
4.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
5.幼儿身体疾病以及预防
6.幼儿安全防护与意外急救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能够深入贯彻“保教结合”的相关教育理念,做到“一日生活皆教育,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2.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的实操性,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选取不同保育案例供学生进行探讨,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的发展
4.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评价,即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7:3的比例综合评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及幼儿园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熟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即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结构和程序、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够对语言,健康,艺术,社会以及科学五个领域的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与理论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书写教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具备良好的教师基本能力与素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教育。
1.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2.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
3.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技能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知识的实操性,将具体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掌握书写教案的能力,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
2.单元测试、教学活动设计结合教学活动的实施,根据本课程内容及要求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来进行,注意覆盖面和难易程度,突出对理论运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
3.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包括参与意识、完成任务情况、团队协作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6:4的比例综合评定。
 
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和掌握 0~3 岁婴幼儿保教的基本理论、目标、任务、内容、 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 0~3 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年龄相应的保教方法和技能;了解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运行和管理, 并开展集体早教活动;能够恰当地识别 0~3 岁特殊儿童, 并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教育措施。
2.能力目标
   懂得如何运用保教理论开展 0~3 岁婴幼儿保教工作;能用正确的方法对 0~3 岁婴幼儿进行养护;能根据 0~3 岁婴幼儿心理特点组织实施教养活动。
3.素质目标
   具有初步的育婴员、 幼儿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素质;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初步形成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应对能力素质;具备初步的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能力素质。
1.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养理论与实践概述
2.婴幼儿年龄分段及教养要点
3.婴幼儿生理发展及教养要点
4.婴幼儿保健与护理
5.婴幼儿生活照料
6.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7.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教养要点
8.婴幼儿教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9.对婴幼儿家长的亲职教育
1.坚持立德树人,深入联系幼儿卫生学的相关知识,将其与之结合,做到知识之间横向与纵向的相互连接。
2.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的实操性,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选取不同保育案例供学生进行探讨,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能够深入贯彻“保教结合”的相关教育理念,做到“一日生活皆教育,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4.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人格。
5.运用平时成绩(30%)与期末成绩(70%)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幼儿园游戏 1.知识目标
   熟悉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掌握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并能区分各类游戏的具体特征。
2.能力目标
   能够对游戏进行创编;能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适合该年龄段幼儿进行的游戏并制作教玩具;能够根据室内、室外游戏环境布置的基本要求创设各年龄阶段的室内游戏场地,以及室外游戏场地;能够根据游戏观察的基本方法进行有效观察并记录,并在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适合的策略对游戏行为进行指导。
2.素质目标
   形成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观,游戏观;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1.认识游戏
2.角色游戏
3.表演游戏
4.结构游戏  
5.体育游戏  
6.智力游戏  
7.音乐游戏
8.其他游戏
9.游戏环境创设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尽量采用学生比较好吸收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讲授,将游戏的知识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书本知识相互整合。
2.教学中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3.多让学生体验幼儿的游戏,课堂上多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穿插。
4.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6:4的比例综合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期末成绩=卷面理论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出勤、课内外作业、课堂学习态度×20%+实践)。
专业综合复习 1.知识目标
    通过综合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对口升学考试纲要规定的各考试科目基础知识,根据教师授课涵盖科目的不同,分为专业综合复习1和专业综合复习2。
2.能力目标
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解答各类专业题目;能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考试。
3.素质目标
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和解题能力。
1. 第一轮:基础知识点梳理
2. 第二轮:重难点复习
3. 第三轮:题库练习
4. 第四轮:模拟高考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结合对口升学考试纲要,根据学生对各科目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
3.利用各类资源,丰富和拓展各科题库,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题作业,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作业以试卷为主,严格检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作业中反映的问题。
4.采用定期模拟考试的方法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幼儿教师口语 1.知识目标
   掌握普通话发音的基本规律;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形式;掌握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熟知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基本特点;掌握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使用教育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
   能流利使用口语进行表达;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使用教育语言;能参加校内外朗读、演讲、辩论等各种语言类活动;能在课堂模拟教学中正确使用各类教学语言。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1.普通话语音训练
2.普通话测试训练
3.幼儿教师态势语训练
4.幼儿教师诵读训练
5.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
6.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
1.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2.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上。
3.结合普通话测试大纲规定的内容,“以测促训,以训保测”,以训练方法为突破口,让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自觉行动。
4.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采取过程性考查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期末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不采用试卷形式,侧重技能考核,直接进行普通话考核。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 1.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儿歌、幼儿散文、童话和寓言、幼儿故事、幼儿图画文学、幼儿戏剧和影视文学;了解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的教育功能。
2.能力目标
   初步具备幼儿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具备幼儿文学作品创编和讲演的能力;具备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重点进行幼儿童话、儿歌、 幼儿故事、幼儿图画文学四个项目化能力的培养。
3.素养目标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培养学生对幼儿保育行业的正确认知和热爱。
1.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2.儿歌
3.幼儿散文
4.童话和寓言
5.幼儿故事
6.幼儿图画故事
7.幼儿戏剧和影视文学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2. 采用案例分析、影像资料观摩与评议、讨论分析、讲解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集中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试教相结合。
3.注重学习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动态。
4.采取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按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4:6的比例综合评定(总评成绩=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60%。
手工 1.知识目标
   学习手工制作知识和技巧;掌握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的方法;正确掌握平面纸工和立体纸工的创作技巧和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幼儿园的手工教材和教学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相应的手工玩具;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敏锐发现不同的材料,进行资源整合利用;能利用手工制作口进行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胜任幼儿园手工教学工作。
3.素养目标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1.折纸
2.纸艺塑造
3.纸艺雕塑
4.纸浆造型
5.超轻粘土
6.布艺造型
7.幼儿玩教具制作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时践为主,知识为辅,在知识的理解上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教学中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条件,可以成立一些以学习为目的的社团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训练。
4.采取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终结考核以考查具体作品的创作为主要方式,要求材料运用合理、构思新颖、制作精美并独立完成。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1.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内容以及方法;掌握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类型;掌握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常用工具及规范;了解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方法。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艺术性地设计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内容;能够根据预设主题进行既定内容的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 能确保课件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友好的界面操作。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为幼儿教学服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幼儿保育行业的正确认知和热爱。
1.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基础知识
2.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3.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处理技术
4.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
5.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
6.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放映与打包
7.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例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掌握对照课程教学的要求,准确分析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经验,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的方法。
2.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3.教学中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采取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终结考核以考查学生课件制作的情况为主要方式。
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 1.知识目标
   了解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社会性发展方面、情绪情感方面、学习方面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四大类问题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识别孩子是否存在某种问题行为的方法及正确的应对措施;了解幼儿问题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对幼儿的问题行为进行区分和判断;能帮助家长分析幼儿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能正确应对和处理幼儿问题行为;能为家长提供解决幼儿问题行为的可行方法。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保育行业新知识新动态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行为
  攻击
  捣乱
  破坏
  乱发脾气
  说谎
  偷窃
  不服从
  不分享
  社交退缩
2.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行为
  吮吸手指
  任性
  依赖
  过度焦虑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的发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评价,即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7:3的比例综合评定。
学前儿童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知识目标
   掌握托幼园所紧急救助的流程、救助方法及意外伤病事件中的沟通与疏导方法;掌握幼儿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与预防方法;掌握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方法;掌握托幼园所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与预防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在发生托幼园所重大突发事件时按照紧急救助的正确流程进行处理;能预防并正确应对学前儿童常见急症(如晕厥、惊厥、过敏、流鼻血、骨折等);能正确应对托幼园所常见突发事件(如暴力伤害、走失和冒领、踩踏、火灾、地震等)。
3.素质目标
   形成初步的学前儿童急救意识与预防意识;培养学生较敏锐的问题识别与应对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案例意识和岗位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托幼园所紧急救助认知
2. 紧急情况下的求助
3. 意外伤病事件中的沟通与疏导
4.幼儿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与预防(呼吸困难、惊厥、晕厥、过敏反应、鼻出血等)
5.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与预防(烧(烫)伤、骨、关节、肌肉损伤、异物入体、小外伤、动物伤害、急性中毒、幼儿性侵害、溺水等)
6.托幼园所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与预防(被冒领或走失、暴力伤害、踩踏事故、火灾、地震等)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将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融入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和能力结构特点。
3.以案例项目教学法为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保证课程讲授与学生实操学时比至少为1:1。
4.按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4:6的比例综合评定(总评成绩=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60%)。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1.知识目标
   系统掌握、理解现行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基础知识;系统地理解解、掌握党和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学会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了解教育法规、政策的发展与改革情况。
2.能力目标
   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和理解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具备依法治教的能力。 
3.素养目标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和提高严格执法、依法治教的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1.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3. 《幼儿园管理条例》解读
4. 《幼儿园工作规程》解读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6.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解读
7.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8. 学前教育机构
9. 学前教育老师队伍
10. 幼儿教育中的安全与法律责任
11. 国外学前儿童教育与保育的政策与法规
1.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和能力结构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3. 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做好预复习工作,让学生在预复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课堂上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多提问、多争论,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开放性人格。 
4.按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4:6的比例综合评定(总评成绩=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60%)。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 1.知识目标
   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规律和特征;掌握学前儿童家长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的步骤;掌握组织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的知识、能力和技巧;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髓。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理,说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征;能够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象中,概括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能够综合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知识,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指导家长设计出科学的育儿方案,发挥家长在儿童教育中合作共同体及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
3.素质目标
   帮助学生更新和完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2. 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
3. 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
4.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及能力
5.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
6.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
7. 幼儿园运用家庭和和社区资源进行主题教育
8. 幼儿园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进行英语教育
9.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
10. 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及社区的合作共育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能力为本位,做中学、做中教。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图片展示、视频、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
3.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录像)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采取理论考试+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学时分配

每学期教学活动周为20周,第1周为预备教学周(含补考、专题讲座、校园劳动等),第20周为考试总结教周,新生第一学期开学前两周进行入学教育、军事课程、安全教育等课程。
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不超过35学时,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
公共基础课程(含公共选修课)占总学时的1/3以上,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10%以上。

学时安排如下表:

课程类别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必修
学时
选修
学时
公共基础课时/总学时 实践学时/总学时 选修学时/总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 2164 1741 423 1822 342 64.71% 25.36% 11.30%
专业(技能)课程 1180 755 425 1144 36
合计 3344 2496 848 2966 378

(二)教学安排建议

    具体教学安排建议见 附件1: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九、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 专任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任教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熟悉教学规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
2. 按照《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要求,幼儿保育专业教职工数与学生数应不少于1:11,其中专任教师不低于教职工的85%,生师比达到20:1。专业教学团队中应有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是本区域或本行业的现场专家,列入教师编制序列,比例控制在15%~30%。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专科以上学历,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3. 专业带头人要求
专业带头人能引领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主持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审定与实施,负责本专业群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幼儿保育专业需配置至少1名专业带头人,其基本要求如下:
序号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1 师德素质 遵纪守法,有较强的奉献精神,热爱所任教专业和学生。
2 资职条件 1有本科以上的学历、35周岁以下应有硕士以上学位。
2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学的中职以上教师资格证。
3中级以上的职称。
3 专业及教学水平 1能拟定和熟悉幼儿保育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和知识技能体系,准确把握幼儿保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2胜任2门及以上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  
3根据课程特点,有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典型案例。
4能胜任校级及以上精品专业或课程负责人工作。
4 教研科研水平 近三年,有下列成绩之一:
1有一篇省级获奖论文或省级期刊公开发表的幼儿保育或相关专业论文。
2参与过与本专业有关的课题研究或教学/教研项目。
 
4.教师进修培训要求
(1)专任教师必须每两年有两个月企业实践或社会实践。
(2)专业课专任教师必须每五年参加一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公共课教师应参加教育教学或新技术的培训。
(3)专任教师必须每年参加一次校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二)教学设施

幼儿保育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1.校内实训实习室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达到幼儿保育专业技能培养目标,需要建设满足学校本专业现有规模下各技能学科的实训教学用房,配备足够的实训教学设备,并建设能够开展托幼园所模拟活动所需的实训教学场地,以及能满足音乐、美术、舞蹈实训的配套设备设施。
序号 实训室名称 数量
(间)
实训室功能 实训室设备 可容纳学生数
1 舞蹈实训室 2 进行形体、舞蹈及其他艺术活动的训练及教学 大幅面镜子,防滑地板,把杆,音响设备 50
2 声乐/视唱实训室 1 进行乐理知识、视听练耳、声乐等课程教学 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50
3 钢琴实训室 1 钢琴练习 钢琴,琴凳,多媒体教学设备 50
4 绘画实训室 1 进行美术课程教学,绘画练习 实物展示台统,绘画桌椅,各类石膏、模型、实物等美术用具,展示柜,教学设备 50
5 手工实训室 1 进行幼儿园手工制作实训 手工制作常用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50
6 计算机机房 1 计算机基础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台式电脑,幼儿保育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 56
7 托幼园所教育活动综合实训室 1 进行仿真环境下幼儿园各类游戏设计与指导教学、演练 幼儿桌椅,幼儿园五大领域玩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50
8 婴幼儿保育实训室 1 进行婴幼儿体格检查、常用护理技术、急救、幼儿一日生活保育等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婴儿模型,展示台,操作台,婴幼儿餐饮、盥洗、清洁、消毒用具,体重秤,疾病检查及急救等保育健康实训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50
2.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幼儿保育专业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以“互利双赢”为原则,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企业中寻求能够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企业(本地优势企业优先),并根据每10~30名学生一个实训基地的规模,具体数量视参加校外实训学生规模确定。
校外实训基地需能满足幼儿保育专业为期1个学期以上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应具备满足学生实习的工位数量,具备一定数量能指导实习的技术管理人员(原则上每30名学生配备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管理人员),具备学生基本的生活条件,能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有干净卫生的环境。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与拓展,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有利于学生对口就业、对岗就业,实现专业教学与未来岗位的紧密衔接。通过校外实训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实训项目及工作任务中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和岗前培训,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主动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就业。幼儿保育专业主要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要求如下:
序号 实习基地类型 基本条件与要求 实习内容 接收人数
1 幼儿园 幼儿园真实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幼儿保育工作的硬件条件,能同时容纳20人以上的实训工位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创设、家园沟通 30
2 早教中心 幼儿教育机构真实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幼儿保育工作的硬件条件,能同时容纳30人以上的实训工位 30
3 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服务真实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幼儿保育工作的硬件条件,能同时容纳10人以上的实训工位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指导婴幼儿科学喂养、培养婴幼儿生活习惯、幼儿成长观察、婴幼儿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初步处理、婴幼儿游戏、动作、语言、认知等能力训练。 10
4 家政服务公司 家政服务中心真实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幼儿保育工作的硬件条件,能安排10人以上的实训工位 10
5 妇幼保健站 妇幼保健院(所、站)真实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幼儿保育工作的硬件条件,能同时容纳10人以上的实训工位 10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1. 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 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行业政策法规资料、有关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等。
3. 数字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4.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包含与教材配套的课件、课程标准、电子教案、素材库、试题库、电子试卷、教学视频等,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方法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应严格遵循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判定基础。
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教学应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重视学生专业能力与岗位初中运用的培养,运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特色,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模拟、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等新型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秩序,形成操作技能与职业规范相统一,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打造优质课堂。
3. 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从平时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幼儿游戏、舞蹈编排、手工制作玩教具等,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面对不同的学生,很多学生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如音乐、器乐、舞蹈、美术等),但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基础,造成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分层教学,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备课时,尽量使每一节课都令学生感兴趣,都能学到东西,利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不同的目标。
(3)提倡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现代化、实用化,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让知识生动起来,让师生互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4)结合幼儿保育专业的特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身在其中,如临其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习评价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以学生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想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推行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的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1+X 证书”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等,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1.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专业课程的考核应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评价核心,以学生的作品为评价载体,并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同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根据具体情况改革创新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 实习实训效果评价方式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实训过程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考查相结合、多种实习(实训)项目备选考核、实习(实训)项目完成程度考核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习(实训)项目的技能水平。

(六)质量管理

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学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1.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广泛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自觉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改革,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作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2. 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3.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专业教师一学期须听课评课4次,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听课评课不少于8次,每学期应保证有20%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新教师必须实行一对一指导至少一年;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并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改。
4.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社会、家长参与学生质量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关注课程学习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5.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6. 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诊断与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指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须完成的规定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原则要求
1. 具有坚定的社会广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举止和行为习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2. 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本专业或专业方向就业面向岗位的工作。
4. 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二)课程考试(核)要求
1.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 课程出勤率不低于95%。
3. 达到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
4. 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公共基础课普测、专业技能考查。
(三)职业证书
学生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取得中级保育员资格证和中级育婴员资格证。对其它证书不做强制要求,但建议并鼓励学生考取通用证书。
1. 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级证书。
2. 幼儿保育专业岗位群相关职业证书,如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早期教育资格证书。
(四)其他要求
1. 无纪律处分或已解除;
2. 符合学校其他制度规定的毕业要求 。

十一、附录

1. 附件1: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2. 幼儿保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单独附文)


教学进度表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