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
招生代码:3046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

来源:未知   发表于:2023-0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就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情况……………………………………………………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十、附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就业)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2.专业代码:700604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四、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交通运输(70)   城市轨道交通(7006) 旅行社及相关服务(L-7291) 铁路列车乘务员(4-02-01-02)、铁路车站客运服务员(4-02-01-03)、铁路行包运输服务员(4-02-01-04)、轨道交通调度员(4-02-01-06) 列车乘务员、客运值班员、安检员
 
普通话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遵循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熟练操作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设备设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和常用基础英语口语交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铁路客运组织、铁路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满足铁路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能够从事铁路客运行业的一线岗位从事客运乘务服务、客流组织、行车组织、票务组织、车站安检管理等工作,具有“四个自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规格

表3  培养规格一览表
类型 基本项 基本要求
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了解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提高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人文素质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具备正确的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身心素质 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
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 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
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知识 公共基础
知识
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
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掌握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专业知识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运营内容。
掌握安检设备和操作使用的程序及方法。
掌握铁路旅客运输费用核收计算方法。
掌握城轨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
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经济与政策法规知识及安全管理知识。
掌握服务心理学知识。
掌握汉语相关知识,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能力 通用能力 具备适应学习与生活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认识轨道交通历史发展进程。
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
 
 
 
 
 
 
 
 
专业技术
技能
能够执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计划。
能够引导旅客按照旅行标准乘车,并针对相应旅客提供对应帮助。
能够组织乘客安全、快速、有序的乘降。
能够提示旅途安全注意事项,采取规定措施,防止危害发生。
能够处理旅途中的突发事件。
能够开展车站安检工作及违禁物品的处理
能够对票务进行清分、票卡进行管理。
能够制订节假日大客流应对预案及引导疏预案。
能够全面阐述运营安全管理的业务知识,对安全事故有应急机制。
能够熟悉列车乘务组织,完成各工作岗位任务。
能够提供旅行线路、站点、安全提示、医疗救助以及法律法规等信息咨询服务。
能够规范自身职业道德操守和职业形象等。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情况

本专业一共设置4模块36课程,共计3264(含专业技能考查)课时,146学分。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学分小计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
1 公共必修课 13 72 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信息与技术、历史、艺术、体育与健康、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劳动与社会实践
2 专业必修课 12 67 形体、铁路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实务、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铁路客运礼仪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综合问题分析与指导
4 公共选修课 7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物理、化学、普通话、应用写作、书法
5 专业选修课 4 4 茶艺、旅游概论、导游实务、高速铁路乘务员人员化妆技巧
合计 36 146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必修课

表5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思想
政治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精神教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2
语文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3
数学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英语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任务是:使  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  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
 
信息技术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  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  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  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6
体育与健康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 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其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  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7
公共艺术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是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过程、艺术作品的构成情况、艺术创作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分类的原则、各门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艺术作品的定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的区别,艺术评论。使学生懂得艺术家是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的主体、两者的不同作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8
历史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  基础课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  历史文化遗产。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  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历  史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9 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要领、标准;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熟悉学院规章制度及专业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个人军事基础能力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观念;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10 劳动教育 本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是了解各种常用材料的用途、性能、加工方法,了解农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熟悉简单的工业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熟悉家电保养维修相关知识,能进行简单的科技创新设计,能会简单的种植、养殖,能使用、保养和维修家电,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合作、卫生、安全、守纪的习惯与品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公共选修课

表6  公共选修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公共选修课程,了解音乐艺术理论、音乐的发展及分类,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掌握乐理知识与音乐鉴赏的方法,掌握音乐的特征及作用,能够鉴赏音乐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职业素养 本课程是针对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帮助学生在完成学校人到职业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掌握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 物理 本课程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注重基础,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中职物理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4 化学 本课程结合对中职教育化学教学的现状和不同专业对化学知识需求的分析,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方法,选取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溶液与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常见无机物的应用。满足学生基本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地理解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初步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问题的能力。
5 普通话 本课程是促进学生普通话普及与提高的一门课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掌握普通话语言基础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言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辩证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职场口语交际,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相关事业打好相应基础,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6 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必需”的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准确地阅读、评鉴一篇应用文书,能对具体的应用文书就观点、材料、结构、格式、语言等方面加以分析评鉴,能熟练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表达清晰、语言得体、标点正确的各类常用应用文书,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以适应学生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 书法 本课程是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本课程以毛笔与钢笔、园珠笔等硬笔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为书写对象,以笔法、结构、章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使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继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毛笔、钢笔(园珠笔、粉笔)的正确执笔、运笔方法及书写技能。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美育知识,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2.专业必修课

表7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形体 本课程的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形体知识的正确认知,掌握形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熟练塑造美体、健身科学的方法,从而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2  
铁路客运组织
 
本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专业课程,作为轨道交通运输组织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营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书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以铁路旅客运输各个环节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并结合新的客运相关规章和新技术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旅客运输费用核收,铁路旅客计划运输,车站客运组织,行李,包裹运输,铁路旅客计划运输,车站客运组织,列车乘务组织,铁路客运安全与事故处理和特定运输组织。
3 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实务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安检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安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4 铁路行车组织 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正常情况下的行车指挥与调度、施工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及常见事故分析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ATC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等知识。通过向学生传授行车指挥与调度施工、施工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常见行车事故分析等知识,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ATC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核心课程、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轨道交通企业基层员工应具备的行车组织相关工作能力。
5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该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专业课程,作为轨道交通运输组织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营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站交通客流、轨道交通旅客运输的有一个基本了解,握车站岗位工作职责和作业流程。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较好地胜任客运、票务等岗位。  
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本课程全面阐述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知识,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概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安全事故分析等等多方面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交通安全转移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教学活动,实训活动,加深同学们对专业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车站设备及运营组织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的多个不同功能子系统,从而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运营组织概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学习专业基础课打下基础.
8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客运服务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客运服务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法,以便在未来的岗位上能熟练运用其进行客运服务质量以及客运企业。本课程津津围绕从事客运服务岗位工作需要的交通服务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作为设计出发点,力求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运用客运服务心理学技能做好客运服务工作的实操,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9 铁路客运礼仪服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心理,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熟悉客运服务岗位群的礼仪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客运服务业相关从业岗位的接待工作,牢固树立“宾客至上”的观点,自觉讲究礼貌礼节,切实做到文明接待、礼貌服务、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注重自身职业形象的塑造,并能把握角色心理,分析客我关系,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10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必备知识,从而与就业接轨。本课程的具体设计是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为主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侓和工作要求相结合展开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分解设计为城市轨道票务管理概述、自动售检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动售检票设备、车展日常票务管理、票务管理职责、特殊情况下的票务处理、票卡管理、票务清分结算管理、票务违章和票务事故等十个项目。
11 顶岗实习和综合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顶岗实习企业的生产技术概况、企业组织、企业管理的一般情况;掌握专业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使学生进入职场后能独立胜任平面广告设计、广告制作、文件排版等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具备各类平面设计、字体设计、颜色搭配、物料印刷和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诚信、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安全、质量、效率及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专业选修课

表9 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旅游概论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了解相关城市的旅游特色,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2 茶艺 本课程主要介绍茶叶的基础知识、茶具的鉴赏与选 择、茶叶的、茶叶的选购与贮存、饮茶与品茶、中外茶 文化比较、茶与养生等方面内容。其任务是使学生全面 系统地掌握茶道、茶艺与茶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 使学生掌握茶叶冲泡技艺,培养茶艺美学意识和茶道礼仪,培养其相当于初、中级茶艺师的技能。
3 导游实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集知识性、实操性、运用性为一体的核心课程,是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导游服务在现代旅游服务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导游工作服务程序与规范知识、服务技能技巧,并具备导游带团过程中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技术更扎实、思维更灵活、服务更到位,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4 高速铁路乘务人员化妆技巧 本课程以高铁乘务员岗位中航前准备的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长期培养、反复操练为要求,以在服务各个环节保持职业形象这个职业能力为设置依据。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相应能力的要求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能按化妆的基本程序,独立完成妆面修饰及发型修饰,符合乘务的职业形象;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爱心、责任感和合作的品质,并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为提高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具体教学安排建议见 附件1: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每学期教学活动周为20周,第1周为预备教学周(含补考、专题讲座、校园劳动等),第20周为考试总结教学周,新生第1学期开学前两周为入学教育、军事课程、安全教育等课程。
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不超过35学时,3年总学时数为3000~3400。
公共基础课程(含公共选修课)占总学时的1/3以上,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10%以上。
学时安排如下表:
表10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必修
学时
选修
学时
公共基础课时/总学时 实践学时/总学时 选修学时/总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 1462 1112 350 866 596 45.57% 52.49% 20.82%
专业(技能)课程 1746 412 1334 1674 72
合计 3208 1524 1684 2540 668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规模,在师资结构上应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进行合理配备学生数。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低于8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达不低于5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具有合理的梯队结构,具体要求见表12。
11 师资队伍结构
队伍结构 比例(%)
职称结构 高级讲师 20%
讲师 55%
助理讲师 25%
学历结构 硕士 30%
本科 60%
专科 10%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 40%
36-45岁 45%
46-60岁 15%
双师型教师   50%
生师比   不高于20:1
 
2.专业带头人
(1)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高中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较强的专业发展把握能力,能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具有4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一定的企业和学校人脉资源,能带领团队科学调研、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而求和自身条件合理设置专业方向打造专业品牌。
(3)扎实的课程建设能力:具有相关专业学历,熟练掌握本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课程任务,能承担2-3门核心课程教学,能够合埋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能带领团队完成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等工作。
(4)综合的科研服务能力,在科研开发、技术应用服务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专任教师
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熟悉教学规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能持续吸收行业和教育界新知。
4.兼职教师
(1)具有3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励;
(3)具有较强得教学组织能力、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高级技师。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桌椅可移动。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完成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要求配置,每个场地满足一次性容纳50名学生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条件配置与要求见下表(以200学生数为基准)。
表12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与设备名称 工位数 主要实训项目 支撑课程
1 票务实训室 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 40 票务实训区用于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的售补票作业,一卡通的发卡、退卡及充 值作业,设备故障及售票常见问题的应急处理等教学与实训。 城市轨道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
2 行车组织实训室 电脑 40 行车组织实训区用于列车监控系统(ATS)监视、操作,综合监控系统(ISCS)监视、 操作,行车作业办理等教学与实训。 铁路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和通信设备
3 高铁模拟仓 动车组列车车厢及相关设备 20 易燃易爆品检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实务
4 形体房 电视机、空调、镜子等实训设施设备 40 城市轨道客运服务礼仪 客运服务礼仪
5 化妆室 电视机、空调、镜子等实训设施设备 40 城市轨道客运服务礼仪、化妆 客运服务礼仪、高速铁路乘务人员化妆技巧
 
3. 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表13 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工作(实训)岗位 主要实训项目 支撑课程 工位数 要求
1 售票实训基地 售票员;
售票值班员;
 
售票、退票、改签作业,票务实训区用于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的售补票作业,一卡通的发卡、退卡及充 值作业,设备故障及售票常见问题的应急处理等教学与实训。 城市轨道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 100 1. 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岗位工作环境;
2. 能够保障学生完成实际任务,并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场所。
2 客运实训基地 列车员;
列车长;
铁路客运员;
客运值班员;
铁路客户服务员;
 
客运服务实训 专业认知实习、旅游线路设计、旅行社计划与调度、会展服务、顶岗实习 50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专业课程教材必须选用全国旅游出版社和高教社教材,为配合课程讲授,优先选用与专业实训条件相对应的项目化教材、活页式教材,并且配套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满足现场教学需要的同时为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资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 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 关专业技术手册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2 种以上城市轨 道交通运营管理类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1)网络课程:核心课程有可供学生自主实习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应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集中实训任务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习题库、网上测试或试题库等。

(2)音像资料:图书馆应有相应专业的音像资料。
(3)电子期刊:学校应有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国开图书馆数字资源、北京超星电子图书等电子期刊。

(四)教学方法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应严格遵循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判定基础。
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教学应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运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特色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等新型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3. 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从平时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高铁案列分享等,通过对其案列思想的分析,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面对不同的学生,学生形象和学习基础都不一样。因此,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分层教学,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备课时,尽量使每一节课都令学生感兴趣,都能学到东西;利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不同的目标。
(3)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4)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理论+实训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实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5)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搭配分组,推行组长负责制,小组评价机制,引导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学习,激发小组的学习氛围。

(五)学习评价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以学生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想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推行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的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 “1+X 证书”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等,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1.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实训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专业课程的考核应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评价核心,以学生的作品为评价载体,并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同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根据具体情况改革创新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 实习实训效果评价方式
(1)实习(实训)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实训过程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考查相结合、多种实习(实训)项目备选考核、实习(实训)项目完成程度考核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习(实训)项目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作为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需单独考核,单独计算成绩。实习成绩的评定,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动手能力和实习态度,综合实习单位,学校指导老师和班主任三方面的意见进行评定。

(六)质量管理

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学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1.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广泛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自觉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改革,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作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2. 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3.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专业教师一学期须听课评课4次,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听课评课不少于8次,每学期应保证有20%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新教师必须实行一对一指导至少一年;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并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改。
4.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社会、家长参与学生质量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关注课程学习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5.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6. 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诊断与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指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须完成的规定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原则要求
1. 具有坚定的社会广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举止和行为习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2. 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本专业或专业方向就业面向岗位的工作。
4. 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二)课程考试(核)要求
1.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 课程出勤率不低于95%。
3. 达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
4. 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公共基础课普测、专业技能考查。
5. 按学校要求进行顶岗实习,完成实习报告,实习过程综合评定成绩合格。
(三)其他要求
1. 无纪律处分或已解除;
2. 符合学校其他制度规定的毕业要求 。

十、附录

1. 附件1: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就业)业核心课程标准(单独附文)
 

教学进度表
课程标准